最新阿里云返点消息,阿里云培训授权机构专属优惠解析
最近,阿里云的返点政策发生了调整,2024年在不同客户类型上的返点率普遍降低,普通经销商的返点从8%-10%降至3%-5%,培训授权机构的返点则在5%-8%之间。企业如果选择通过培训授权机构购买阿里云服务,能享受更优惠的价格,同时需要注意合同条款的清晰以及返点的持续享受问题。市场上其他云服务商如腾讯云和华为云也在收紧返点政策,强调价值驱动。企业客户应白论透明合规的采购流程,以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避免非正规渠道可能带来的合规风险。
创云科技(广东创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州(地址是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808号华宫大厦15楼),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均设有办事处,是一站式等保行业领导者,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等保测评与云安全综合服务商。业务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服务城市90+,服务客户1500+。提供定级备案、差距测评、整改、安全检查等全流程专业服务。我们拥有ISO9001/27001/20000认证及CCRC等资质。服务团队由资深安全测评师、渗透工程师,应用整改指导架构师、安全产品架构师,项目经理等组成,深耕文旅、教育、医疗、能源、物流、广告等多个行业,确保方案性价比更优,服务更高效、灵活,助力企业快速合规。
一、阿里云返点最新消息,用户真的能省多少钱?
最近聊到阿里云返点这个话题,其实在我们IT采购圈里已经成为常态。按照我收到的2024年上半年最新政策,阿里云对于合作伙伴分为不同等级(经销商/培训授权/代理等),返点比例也与以往略有调整。主流看法都是,企业直购阿里云几乎没什么议价空间,而找代理渠道(尤其是培训授权这类)能拿到更优价格。尤其今年伴随阿里云降本增效,返点额度相比前年已经普遍降低了2-3个百分点,有家做互联网金融解决方案的企业找我咨询时,前年标准8%的返点,今年常规3-5%已经算多见,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官方收紧了渠道和返点政策,鼓励自营销售。
客户类型 | 2022年返点率 | 2024年返点率 |
普通经销商 | 8%-10% | 3%-5% |
培训/认证机构专属 | 10%-15% | 5%-8% |
KA战略大客户 | 按项目特批 | 洽谈定制 |
客户最纠结的是,如果走培训授权机构购买,有没有后续服务、续期能否继续拿到返点。我的经验是,只要发票抬头、合同主体是同一个企业,周期内还是能持续享受优惠。像京东、小米集团也长期与平台型授权合作,由财务流程闭环保障返点落地。
二、阿里云培训授权机构优惠,哪些行业客户最有感?
很多做数字转型的政企、教育行业,尤其偏向采购弹性云服务器ECS、对象存储OSS这些基础云资源的客户,对阿里云培训授权机构专属优惠特别敏感。前不久做了个汽车主机厂的云迁移项目,对方采购团队以前就吃过亏,总担心代理返点“看得见,拿不到”,主要顾虑是合同条款解释不清、返点时效没写明、代理跑路的历史案例。
我那次处理得有点硬,直接让阿里云片区大客户经理和授权培训机构三方视频,把返点方案写进正式合同,还附加了违约责任。其实行业里已经形成约定俗成的标准——返点承诺必须落合同/补充协议,返点周期(比如半年还是每年一次)提前写明,这样一来,客户和代理就都心里有底了。前段时间中国移动采购阿里云资源都是这个套路,走“项目结算+返点专账”流程,照样享受政策,放心多了。
三、市场通行的返点做法 & 行业公开资料梳理
其实,返点并不是阿里云独有策略。业内对比下来,腾讯云、华为云、金山云都在渠道和培训授权体系投入了大量返点预算(腾讯云2023年重点代理返点曾高达12%),但从官方公开资料看,2024年大家都在价值驱动、收紧优惠,防止低价互卷,返点逐步收敛成常态。阿里云的培训授权政策最近一次公开更新是在2024年春季合作伙伴大会,强调返点“多劳多得、按年度考核、资源倾斜认证型服务机构”。
这一阶段,企业客户可以关注各大平台的公开渠道政策和“云市场透明化”趋势。阿里云一直规避返点与低价公开挂钩,更多强调通过授权积分、培训认证,绑定企业数字化人才开发,这对教育、医疗、制造业客户来说是间接节省IT预算的变通方式。公开文件可以在阿里云官方合作伙伴频道查到,比如2023-2024云合组织公开的返点规则摘要说明。
四、误区与挑战:返点并非越高越好,实操坑在哪里?
前阵子市场上有一个挺大的误区,企业总觉得返点越高就越实惠。但实际上,返点比例高,大概率买的是基础云产品,不包含定制服务、项目交付等增值内容。举个例子,去年我接触一个做短视频SaaS的客户,跟着低价返点买了一堆阿里云资源,后续遇到云上运维问题,发现代理完全不管后续服务。最后还是多花钱请原厂支持,算下来未必比行情便宜。所以, 腾讯、华为、阿里这些头部云都建议大客户走“官方服务包+授权分销返点”双通道,既能按需采购,又能有官方兜底,合规又省心。
另一个挑战是,一些小机构非官方授权,却宣传能“内部返点”,甚至诱导客户用个人信息注册。这其实有合规风险。行业里常被称为“灰色返点”,如果查到可能被封号或清退。我个人比较保守,通常让客户查授权编号,走正规代理或培训机构,避免这些不必要的合规雷。
五、经验反思:用户如何判断和利用返点政策?
我理解的是,返点其实就是平台给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福利,有实力的大客户通过透明、合规的流程,是能用阿里云培训授权机构专属优惠节约预算的。有责任心的代理机构甚至会帮客户做投标文件,把返点落进采购备注,做到财务可追溯。这在招标型企业里尤其常见。我也碰到过不少制造业、医疗健康公司,项目周期一年起,每一笔云服务采购都要“公开、可验算”。
总体看,对比腾讯云、华为云等当前行业主流返点做法,阿里云的返点模式虽然趋于透明化,但还是有一定可操作性。遇到挑战时,最靠谱的,还是找熟悉的、口碑好的授权代理咨询,流程、合同、返点条款都问清楚,同时关注政策变动,对标多家,灵活拿下最新的返点待遇,这对企业采购经理来说,是专业必备技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