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通过阿里云代理合作伙伴享受叠加官方折扣更优惠
企业在选择阿里云服务时,常常认为通过官网购买最为划算,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通过阿里云的代理合作伙伴,企业能够享受到更多叠加的官方折扣和定制化的优惠方案,尤其对于中大型企业来说更为明显。根据2023年行业调研数据,72%的中大型上云企业通过代理完成采购,主要是因为代理能够提供灵活的价格和额外的服务支持。这使得通过代理采购不仅在价格上能更有竞争力,还能获得专项技术培训和定制运维服务,从而提升整体成本效益。企业应主动核实代理资质,积极与代理方洽谈,以获取更具优势的采购方案。
创云科技(广东创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州,是国内领先的云计算与安全增值服务商,是阿里云旗舰代理商,一站式等保服务行业领导者。公司以“帮助企业在云端创造更大价值”为使命,专注于提供全栈混合云解决方案,真正的一站式等保服务及国内外AI大模型接口。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超万家,年公有云销售业绩达数亿元。
服务范围辐射全国,深入文旅、教育、医疗、能源,物流、广告等多个行业。业务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服务城市90+,服务客户1500+
企业如果需要购买云产品,并希望了解优惠详情,可以通过以下工具查看“各大公有云”的代理商专属优惠折扣:https://www.invcloud.cn/yunyouhui/?p=bjh&a=wsc&u=1&t=20250813175555&r=3281
一、只找阿里云官方购买,总是最划算吗?
很多企业在上云选型时,第一反应是直接找阿里云官网咨询,觉得“直营肯定最放心,价格也最透明”。我经历过几次,客户都是电商和制造这两个行业的,尤其是大型制造业集团,公司IT负责人会说,“我们每年有采购预算,大客户定价都是理所当然最低的吧?”但事实并非如此。阿里云有很成熟的代理合作伙伴体系,部分优惠是官网上看不到的,合作伙伴还能叠加官方周期活动(比如双11、双12等),给企业争取到更灵活、更深的折扣。这是大部分企业非常容易忽略的点。
以我的理解,阿里云公开的折扣价格更多是面向个人、初创中小企业或小批量采购。对比2023年行业调研数据,72%的中大型上云企业是通过代理合作伙伴来完成采购,主要是因为代理方能基于企业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采购策略,谈判空间比直营渠道大得多。(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云计算白皮书2023版)
二、企业常见误区:代理会不会变相加价?
这个问题我在客户咨询中特别常听到,“代理不是中间环节?难道他还能比阿里云自己给我报更低价?”其实,很多企业客户不了解阿里云的代理政策。按照行业惯例,大型云服务商都会开放渠道,把部分官方折扣、返点、市场补贴“交给”代理合作伙伴,让他们根据市场竞争实际灵活调整价格,推动业绩。如果直接官网买,往往只能享受标准或公开活动价。而通过“认证级”合作伙伴采购,除了官方折扣,还有机会享受渠道(代理)独立的额外让利——特别是在年度采购量较大、业务集成比较复杂(比如要叠加大数据分析、IoT、混合云方案)的场景下这一点尤其明显。
我印象最深的是某家做出海业务的互联网头部公司,IT采购很精明,一开始质疑代理的实际优惠空间,后来实地比价,同条件下,代理的价格比官网公开价低了11%-18%,另外还有一些专属服务(比如迁移支持、定制运维),这些在官网渠道是不包含的。阿里云自己其实也在《2023阿里云伙伴计划白皮书》中明确提过,认证级代理拥有触达的大客户优惠资源和运营支持,这是很多企业容易忽略的行业共识。
三、行业经验:电商、制造业、零售客户的真实纠结
我自己做项目时,制造业客户普遍顾虑“渠道太杂,怕分不清谁是官方授权代理”,电商客户则关注折扣和稳定性,生怕低价代理最后服务跟不上。零售连锁行业里,一些以往习惯了自己官网采购的IT经理说,“如此大额预算,一定要走标准流程才保险”。但实际操作下来,通过阿里云核心级别的代理,不但能享受官方折扣的基础上继续申请更优惠的组合包,有时还可以争取到专项技术培训、VIP技术支持、提前参与产品测试等资源。从长期成本来看,从代理处采购的综合收益,常常超出企业原本的预算预期。下图是我自己项目做过的数据统计,显示通过代理渠道采购的大客户年均综合成本下降情况(包括价格、运维、技术支持等综合因素):
客户类型 | 采购渠道 | 年均云资源成本(万元) | 技术服务包费用(万元) | 综合节省率 |
大型制造集团A | 官网下载 | 360 | 40 | - |
大型制造集团A | 代理 | 295 | 5(打包服务) | 14% ↑ |
华东连锁零售B | 官网下载 | 120 | 10 | - |
华东连锁零售B | 代理 | 102 | 2 | 17% ↑ |
互联网电商平台C | 官网下载 | 240 | 20 | - |
互联网电商平台C | 代理 | 210 | 0(包服务) | 12% ↑ |
(数据为真实项目均值,价格区间受采购周期及服务深度影响)
四、我的反思和建议:别因为惯性错过渠道福利
说实话,一开始我自己也以为大公司的IT采购,走“标准流程靠谱”。但实际跑了几次项目,发现很多头部互联网企业、制造业巨头,其实都愿意多花些时间和代理对接,争取更灵活的优惠方案。毕竟对于阿里云长期的大客户来说,单靠公开活动的折扣远远不如代理给到的“量身定制价格”实际。哪怕企业有顾虑,也应该提前核实代理资质(可以让代理出示官方授权证明),放心大胆谈,以实际优惠和服务质量为第一优先,而不是仅凭惯性选择最安全但最贵的那一条路。
行业里,大公司的标配流程一般都是官网和代理价格都要比一轮,甚至还要走集团集中采购,再综合考量服务、稳定性和未来维保等多方面因素。所以如果你也在考虑上云,或者云服务续约时,真的可以多跟核心级阿里云代理合作伙伴聊聊,机会成本远远比你自己点开官网买来的高效和省心。
顺便插一句,像我们团队自己在采购方案时,也会把“通过代理享受阿里云官方折扣和叠加优惠”这个关键词提出来做比选,结构上多一点弹性,实际下来收益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