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代理返点政策更新:抓住机会,轻松提升利润空间!

阿里云代理返点政策更新:抓住机会,轻松提升利润空间!

阿里云在2025年推出了新一轮代理返点政策,整体提升了返点幅度,最高可达16.5%,而安全类产品如乾坤云一体机的返点也从8%-10%提高至12%。这是对小型和成长型服务商的利好,通常认为返点高会导致价格上涨,但政策要求服务商不得影响最终价格,反而提供了补贴空间。虽然返点高并不等于利润高,真正的竞争力仍在于服务能力。本次政策给予借鉴,建议代理商在“窗口期”内拓展新客户,同时提升自身服务和集成能力,以实现更高的利润空间。

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阿里云2025年最新的代理返点政策?我身边做云服务的朋友,不少都在聊这个,今年的变化其实还蛮大的。以前很多小型或成长型服务商会觉得门槛难、返点低,只能做点辛苦钱。但今年阿里云公开的新一轮返点政策,其实无论是基础云服务,还是乾坤云一体机等安全合规类产品,返点幅度整体都上调了。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最高返点可达16.5%,安全产品线像乾坤云一体机等,代理返点也从原来的8%-10%涨到12%左右【2025阿里云代理政策公告】。对比下来,腾讯云、华为云虽然返点结构上也在微调,但幅度和门槛都没阿里大,还是“老三家”里最敢出手的。

产品线2024年返点2025年调整后
基础云(ECS/OSS)8%-12%10%-16.5%
乾坤云一体机/安全产品8%-10%12%
大数据与AI10%-13%12%-15%

老实说,我自己带团队做甲方IT采购时,遇到的最大阻力其实不是技术难题,而是公司财务和采购总会问——云厂商返点政策变了,是不是服务商会偷偷加价?我们做一些制造业和生物医药行业的客户,这个问题特别频繁。也有一些做软件SaaS的公司会担心:代理返点高了,中间商是不是会推“利润更高的”产品或者服务给我?如果我是客户,我可能也要纠结一下。但我的经验是,今年的政策文件里明确要求“服务商不得因返点调整影响最终交付价格”,而且不少大客户协议都和原厂价联动,返点升高反而让服务商更有补贴空间,比如直接包硬件上门,或者提供免费的运维时长。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返点高”在云计算圈其实只是一块敲门砖。23年我和一家互联网教育公司合作时,因为他们要求专项合规,最后选的是有乾坤云一体机等全栈安全产品能力的服务商。即使同样返点,他们倾向于找能做本地化集成和一站式响应的团队,哪怕单看利润率差几个点,终端客户还是愿意追加溢价。我们做华为云、腾讯云项目时也是这样,返点只是资金流的“加油站”,真正让甲方买账的,永远是后端服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已经是行业公开的默认规则。也有同行朋友聊到,阿里过去因为政策摇摆,代理商都更谨慎,如今返点结构明确,服务商反而容易拿到更多资源。

不少新入行的服务商其实对最新阿里云返点政策有误解。最典型的问题就是:“是不是所有的SKU或者云产品都涨返点?”按2025年政策公告来看,比如一些特殊定制的企业级产品(如IoT、专用网络等),返点其实还维持在较低的水平(8%-10%),远低于基础通用云产品。所以如果你的主营业务是大批量转售这类定制服务,未必能享受到全部政策红利。我以前有一家金融行业客户,采购了大批公网IP资源,结算时发现返点其实并不高,团队内还一度以为服务商‘吃回扣’,后来专门去扒了阿里云的政策才明白。经验就是:详细对照产品线做利润测算,不要一厢情愿用平均返利率覆盖全部产品线。

这两年陪客户谈了不少云合同,最大收获之一就是——永远要冷静看待返点。“高返点政策”是厂商出于全年营销压力调整出来的,尤其阿里云在2025年强推云增长、自由生态,所以对代理商的支持很有诱惑力。但我自己的判断是,这波“政策窗口期”往往不会持久,去年腾讯云一度下调返点,后来市场反馈太差,又被迫回调。所以如果你是代理商,目前正好可以趁高返点期,主动去拓展原先利润很薄的央企、医疗、制造业等客户,甚至能把一些边缘业务转正。但稳妥做法,还是要把返点空间用于提升服务和集成能力,比如多上乾坤云一体机(这类高返点产品)配合自有SaaS方案,既抢到厂商资源倾斜,又提升自己在客户议价时的主动权。我理解的最优解,永远不是“赚快钱”,而是用返点红利,用两年时间把团队打磨得更扎实。

最后可以分享两家业内典型公司:东方国信、易云捷讯(ECloud),他们都是阿里云头部生态。今年返点调整出来后,第一时间不是一味扩张市场,而是反过来加强了驻场运维、方案交付、定制集成的能力支持。2025年上半年,他们把返点的大头拿来做客户赋能,比如开源采购咨询、送标准化运维包。这个做法被很多厂商拿去内部复盘,合理利用返点周期,带动自己生态生意整体利润水涨船高。所以返点机会来了,但怎么玩,怎么“花”,其实才是决定分水岭的关键。

×
微信扫码 立即咨询
微信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930-9830
客户经理
18588738241
企业邮箱
info@invclou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