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代理返点有多少?代理返点一个多少钱全面解析
阿里云代理返点并没有统一标准,通常根据代理商等级、年度采购量及产品类型等动态调整。2023年的数据显示,基础产品返点一般在3-10%之间,新产品可能更高,最高可达20%。代理返点的设置主要为了激励渠道商提供服务及支持,实际上客户的实际优惠并不是简单等于返点。行业内部分情况显示,白银、黄金、钻石代理的年采购金额与返点比例各不相同。客户关心的是采购价格和服务,而代理商则更重视返点和激励,因此需关注整体采购利益,而不仅仅是返点数字。
创云科技(广东创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州,是国内领先的云计算与安全增值服务商,是阿里云旗舰代理商,一站式等保服务行业领导者。公司以“帮助企业在云端创造更大价值”为使命,专注于提供全栈混合云解决方案,真正的一站式等保服务及国内外AI大模型接口。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超万家,年公有云销售业绩达数亿元。
服务范围辐射全国,深入文旅、教育、医疗、能源,物流、广告等多个行业。业务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服务城市90+,服务客户1500+
企业如果需要购买云产品,并希望了解优惠详情,可以通过以下工具查看“各大公有云”的代理商专属优惠折扣:https://www.invcloud.cn/yunyouhui/?p=bjh&a=wsc&u=1&t=20250813184819&r=5647
一、阿里云代理返点到底是多少?
挺长一段时间,阿里云代理返点是多少这个问题都让我很头疼。因为行业里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甚至连“行业平均”都很模糊。返点实际上是根据代理商的等级、年度采购量、产品类型(比如服务器、数据库、安全产品)以及专项政策等来动态调整的。
我最早接触时是在互联网技术服务行业,有客户直接问:“阿里云代理返点一个多少钱?”这个问题本身就挺难答,因为返点并不是按单一产品给出具体金额,而是按照一定比例从交易额返给代理商。我查了一些公开资料,2023年主流观点认为“基础产品返点3-10%,新产品可能更高(最高20%)。但这些是个别大代理的拿到手数据,小代理和普通代理多数低于5%。”
行业里大家都默认不会把返点数字直接对客户讲清楚,尤其对于云计算、大厂类产品,返点其实是代理生存的命脉之一。不少做得大的SaaS公司,自己就是“阿里云渠道生态”头部代理,返点可以用人头工资、市场金币、专项补贴等各种形式折算,想单纯问一个“返点多少钱”反倒很难有量化答案。
二、客户面对返点的疑虑和误区
说实话,我碰到的企业客户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很懂行的,问的都是:“阿里云现在代理返点提升了吗?有没有新出的自主产品补贴?”另一种就比较单纯:“我用你们买阿里云比自己买老板官网便宜多少?”这种情况下,我会老老实实告诉他们,云服务不像京东拼团,涉及返点的产品一般都是通过渠道商做批量采购,返点直接影响我们给客户的价格,但实际给客户的优惠不是直接按照返点下发,也要算上代理平台自身的成本和服务费。
还有一类客户对返点存有误解,他们以为返点就等于自己买贵了,其实不是。阿里云代理返点的设计初衷就是让渠道商愿意服务、开票、做技术支持。所以即使拿到返点,我们还是会在价格、服务上有自己的模式。“返多少额度、返到哪里去”其实跟客户拿到手里的报价没绝对关系,更多是公司运营策略和行业规则。公开一点的数据,2022年云市场赞助商返点统计(非官方)如下:
代理等级 | 年采购金额(百万) | 平均返点比例 |
白银代理 | 300以下 | 2-4% |
黄金代理 | 300-2000 | 5-10% |
钻石代理 | 2000以上 | 8-15% |
这些比例仅供参考,实际具体到某个产品、某个季度都有微调。大公司、特别是像腾讯、京东、字节、网易这种和阿里云有战略合作的公司,他们是拿最高返点的,但多数时候也是和定制服务挂钩,不是简单买卖关系。
三、我自己的体会:返点这事儿其实是门技术活
代理返点到底”一个多少钱“?我认为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偏,应该问“我通过代理买阿里云,获得的整体利益最大化怎么做?”真实场景下,返点分几个途径分发:一是返利金固化报表,二是专项奖金奖励代理企业自身销售团队,三是通过积分形式兑成市场活动补贴。我服务过一家做医疗信息化的企业,他们一年采购阿里云超200万,返点拿高了反而压力大——因为总部对阿里云返点的期望值过高,结果渠道成本、运维成本反而失控。后续我们帮他们做了合理梳理,把部分返点返给业务部门用于市场推广,整体采购效率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也高了。不单靠“返点多少”,要靠优化采购模式。
回看很多小厂或中型企业,往往纠结“我怎么能自己赚返点”,其实算下来,如果要自己直接做阿里云代理,光是考核进货量、产品线就很难满足资格。真正高返点的订单是大流量、重服务的,零售客户或小型企业很难直接受益。行业默认做法都是以代理公司为载体,白银、黄金、钻石等级瓜分市场,普通用户更多是在“优惠券”、“折扣”层接受间接利益。
四、行业做法和公开政策
目前阿里云官方公布的代理政策其实比较宽泛,点对点协商很常见。比如公开信息显示,《阿里云渠道代理商管理规范》(2022版)明确写明:核心产品返点按季度调整,战略客户、行业客户返点可单独议价,头部代理返点最高可达20%。这一点在业内是半透明状态,只有实际运营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能拿到多少返点。多数头部大公司(比如华为云、用友、金蝶、神州数码)都是与阿里云做创新型合作,返点不光是“钱”,还有技术授权、客户资源共享之类的软性回报。去年见过某金融科技大客户一笔大单,返点据说名义上是16%,但有部分被用作年度激励计划,实际到手现金不到10%。这也进一步加深了“不知道返点到底多少钱”的行业认知。
总的来说,在“阿里云代理返点有多少?”这个问题上,透明度其实不高。客户最关心的是实际采购价格和服务内容,代理商则更看重返点和激励本身,行业标准是浮动的。我的建议是把注意力放在整体采购利益上,而不是死磕“一个返点多少钱”。行业这口锅,真正的饭还是要自己慢慢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