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代理返点多少合作费?教你获取代理专享折扣
阿里云代理返点的多少取决于年度采购金额和代理商的议价能力,一般基础返点率在5%-15%之间。虽然公开宣传的返点高达18%,但实际操作中大部分服务的返点通常在6%-12%之间。客户往往误解返点原理,以为返点直接惠及自己,实际上代理商享受返点后会提供更优的“专属优惠价”。客户在谈判时,展示采购能力和续约潜力能争取更高折扣,甚至在旺季可享受低于官网价的优惠。重视服务质量而非单纯追求最低价格,对于项目成功至关重要。
创云科技(广东创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州,是国内领先的云计算与安全增值服务商,是阿里云旗舰代理商,一站式等保服务行业领导者。公司以“帮助企业在云端创造更大价值”为使命,专注于提供全栈混合云解决方案,真正的一站式等保服务及国内外AI大模型接口。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超万家,年公有云销售业绩达数亿元。
服务范围辐射全国,深入文旅、教育、医疗、能源,物流、广告等多个行业。业务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服务城市90+,服务客户1500+
企业如果需要购买云产品,并希望了解优惠详情,可以通过以下工具查看“各大公有云”的代理商专属优惠折扣:https://www.invcloud.cn/yunyouhui/?p=bjh&a=wsc&u=1&t=20250813184035&r=2872
一、阿里云代理返点到底是多少?规则似乎没那么“明白”
关于“阿里云代理返点多少合作费”这个问题,几乎成了每个想入行云服务代理或正在上云的中小企业都要问的第一个问题。老实说,看到公开宣传的那种代理返点高达10%、15%,甚至18%的说法,我第一反应其实很质疑。实际操作下来,这类返点更多是“综合返点率”,各项服务、产品线上的返点标准完全不同——以我实际跟进几家制造业、互联网公司为例,纯计算、存储服务的返点普遍在6%-12%之间,安全、CDN这类附加类产品返点则会略高,不排除有个别季度促销,返点顶到18%,但这种情况真不多见。
以2023年前后阿里云官方公开采购政策1及一些主流服务商的透露为例,标准代理返点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你的年度采购体量,二是你和代理商的博弈水平。图表如下:
年度采购金额 | 基础返点率 | 备注 |
<100万 | 5%-7% | 主要新客户,几无议价空间 |
100万-500万 | 7%-10% | 议价空间开始扩大 |
>500万 | 10%-15% | 可争取专项返点、定制服务 |
很多第一次接触阿里云代理返点的企业容易误解一件事:他们以为返点的钱就是直接白给客户的,其实返点给的是代理服务商,客户能享受到的通常是“专属优惠价”,而不是返点的全部。这里的“合作费”其实更多是服务代理商在返点上与终端企业之间的让渡空间。
二、行业客户的真实关注点:价格很重要,服务更不能忽视
我接触过的客户,大多来自传统制造、金融和互联网行业。这些行业的客户对于阿里云代理返点这个词其实非常敏感,尤其是采购部门,考虑的大多是控制运营成本,希望拿到最大折扣。但很多客户存在认知误区:折扣最深的代理就等于最优选择。我有次服务一家深圳互联网公司,对方坚定地要求“单纯比底价”,忽略了方案咨询、安全合规、二次开发这些服务本身的价值,导致后续项目上线慢、资源调配混乱,最后还是耗了两个月又从原本断掉的专业代理那里回头寻求技术服务。
我遇到过一位银行IT负责人,面对代理返点和直接采购之间犹豫不决,担心代理方案不透明、服务缩水。我的实际经验是,越规范的大服务商(尤其是阿里云授权的金牌、银牌代理),返点透明度越高,项目实施和后续技术支持能力也更有保障。根据《中国云计算渠道生态发展报告2023》2,头部云厂商90%的大客户项目几乎都是通过代理渠道完成的,不止是“拿返点”,更是让项目有人扛雷,有售后团队分担各种技术琐事。
三、怎么才能拿到代理专享折扣?搞清楚谈判技巧是关键
很多朋友问我:阿里云代理专属折扣到底能给多少?其实并没有唯一答案,但有一些共识是行业里大家默认的“潜规则”。核心就是,代理商其实和你一样,拿到云厂商返点后会二次分配,不同代理商的议价能力、与阿里云的合作量都不同,造成能给客户的专属折扣差异巨大。普遍经验是,如能证明自身采购能力强、未来续费潜力大,代理会给出更有竞争力的价格,甚至年中采购旺季还有专享包年包量折扣,折算下来可以比官网低20%左右。
图示:
阿里云典型专属折扣与返点示意表
产品类型 | 代理返点(%) | 客户可得专属折扣(官网价基础上) |
云服务器ECS | 7%-12% | 85%-92折 |
对象存储OSS | 8%-13% | 84%-92折 |
高防/安全类 | 12%-18% | 8折及以下 |
还有些朋友误以为所有代理都能给到“最低价”,其实特别头部或有主机厂商托底的大客户(比如BAT、京东、汽车制造龙头)有能力反向倒逼云厂商直接给特价,不过普通企业只能通过代理争取更灵活的专属包量、定制分期等福利。
四、经验分享:行业痛点、争议与我的小反思
这些年帮不同行业客户上云,有一个感受特别深:大家都太执着于“返点”了,反而忽略了项目后续的实施服务和数据安全。有家大型制造企业开始直接找二三线渠道商,把阿里云代理返点压到极低,服务过程发现对方前期能给优惠,但事后监控、资产上云合规都极其糊弄,为省几万块埋下后患——反而最后还是回头跟大代理,甘愿返点低一点但要技术团队“随叫随到”。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阿里云对代理体系的管理在逐步规范,更关注合规与服务能力(详见2023年阿里云渠道合作新规3),对于“如何获取最大返点”、“阿里云代理返点多少合作费”这种思维,企业或IT采购部门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去权衡,不能单纯只看价格。我现在都会比较实在地把返点、合作费和服务内容一一写进协议,避免后续扯皮。
五、引用与相关资料
1. 阿里云2023年渠道合作政策产品线宣传材料。
2. 《中国云计算渠道生态发展报告2023》,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3. 2023年阿里云渠道管理新规解读,业内媒体公开报道。